【行醫濟世-行善佈施】 自民國三十八年起,我們跟隨王爺濟世的任務只有二項:「神道行醫濟世,弟子行善佈施」。至今已過七十多年,這是良寶宮自壽慶堂時期就秉持的理念,更是我們對信仰的精神寄託。在世間修行濟世「也得神,也得人」,神旨人隨相輔相成。這是廟堂萬年久遠的根基,更是為弟子日後未知鋪路! 王爺公多次開示執事弟子: 在廟服務用心奉獻,存福積德。 案前訓問眾弟子:「在廟服務,要知道自己的廟宗旨是什麼?」 主公壇前要眾弟子再覆誦一次【行醫濟世,行善佈施】之宗旨。 再訓問:「在廟服務,要知道自己的廟方向是什麼?路該怎麼走?這才是最重要的。」 主公再度指示眾弟子行事需謙虛低調,路才走得遠。高調虛浮,無法久遠。
【存正心 盡孝道 廣佈施】 玉勅良寶宮主神《十二瘟王吳府千歲》 訓示廟中眾弟子信女爐下,人的一生待人處事只要做好三件事就足夠了。 吳府千歲三訓:存正心 盡孝道 廣佈施 ▲存正心:正念存乎於心,方能教化於身,行正道,無偏離,諸善奉行皆發於此心,故為三訓之本。 ▲盡孝道:孝順是人道之本,百行之先。若無孝心感恩父母,又如何誠心待人?父母之恩重如山,善待雙親,乃為人之天職。 ▲廣佈施:凡處世於人間,行有餘力者,當佈施奉獻,廣積陰德。正所謂「助人者自助」,樂善不倦,福報自然隨至。 《十二瘟王吳府千歲開示》 人生在世,短短數十寒暑,相較於往生後漫長無盡的靈魂旅程,活在人間,何其短暫。然而,弟子焚三柱香所求者何?不要只執著於錢財等現世浮利。真正所當求者,乃是離世之後,靈魂不致徘徊無依,茫茫渺渺;百年後的那條未知路,才能有方向安心走。 而吾所交代這三件重要的事 〈三訓〉,乃為汝等往生後,那一段不可知的靈魂旅程預作準備,讓自己有機會能夠修成正果、領悟正道,不必再來人間受苦,這才是焚拜三柱香所應求之事。現今世間,能明瞭此理者已屈指可數,況且能真正身行實踐者,更是寥寥無幾。
【廟似家庭、神如父母】 良寶公壇 20221104吳府千歲 王爺喻示: 「吾常曰,奉廟萬年久遠,神道也好,烏蠹蟲也好,皆要互相配合。」 「奉廟,不用說很多,不用說很長,比是奉家,是不是一樣?」 (廟宇是萬年久遠的,也要神也要人,神人需合一互相配合。廟簡單來講就像是家一樣,信眾來到廟,就要讓他們能夠感受到溫暖、關懷及安心,這是不是就像是回到家一樣呢?) 王爺再問: 「為何奉廟與奉家一樣?信眾為何會來廟奉拜?」 「因廟似家庭,神道就如家中長者,信士來到廟就像回家一樣被父母保護,心安有所依靠。」 「奉廟,吾對弟子要求不多,只要汝等能知廟之意義,如此才會知道如何奉人為事。」 「知道奉人為事,看到弱者,就會出手協助。不知奉人為事,眼見弱勢反而輕鄙視之,不願搭理。」 「為什麼吾一再奉說教導弟子?因吾等眾兄弟要求的是弟子行為要端正,處事要穩重。世俗烏蠹蟲很多,但奉真奉正之人難得。」